9种投资模式,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去年以来我的投资不太顺,最近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投资模式,想了很多。我一直认为炒股投资,要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模式,是行之有...

9种投资模式,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去年以来我的投资不太顺,最近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投资模式,想了很多。我一直认为炒股投资,要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模式,是行之有...

来源:雪球App,作者: 别犹豫别后悔,(https://xueqiu.com/9243653052/285388828)

去年以来我的投资不太顺,最近重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投资模式,想了很多。我一直认为炒股投资,要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能带来赚多亏少的。

这样买卖有一定依据的, 才能在每次买卖之前更从容,买卖之后也能胸有成竹,持有的时候也能更安心的操作方式。

我感觉的投资者的类别,有以下几类,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一、稳健投资类这一类包括投资低估值、高股息、逆向投资。

这一类投资通常从静态的角度看问题,看一个公司当前的价值,对于未来的成长认为是不确定性的,风险也是不可控的,当前的内在价值才是最真实的。

这种类型,往往看重的是从当前的低估值回归到正常估值,赚的是估值回归的钱,可能估值回归了就卖出,或者是高股息带来的中长期持有的安全性和风险的总体可控性。

这方面的投资,要求投资者对投资标的行业以及公司本身基本面非常的了解,懂得公司的估值是否真正具备投资价值(比如是否真正低估)。

典型代表行业是稳定的传统行业(不完全是,也有些被错杀低估的个股),比如说高速公路、公用事业、银行、破净低估公司等。

这一类投资的弊端:对行业公司要足够的基本面认知以及对历史估值的精准认知,还要有非常好的持有耐心。

二、成长投资类这一类人的投资,更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成长性,成长空间,业绩的增速,最好就是在业绩爆发之前买入,享受这个业绩成长带来的估计大幅提升,当觉得公司的成长性到头,难以继续成长时卖出,以此获得超额收益。

投资成长类型,更关注的是行业的政策动向,未来的成长空间大小,企业的管理层规划,公司的产品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注重的是PEG指标,以及每个季度或者年度的营收以及利润增速。对于现金流、PE、PB、ROE指标这些不是看的很重。

这一类投资,代表行业有科技类(包括硬件、软件等)、新兴行业(机器人、无人驾驶)。

这一类投资的弊端:行业个股成长与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为普遍估值较高,在遇到整体市场弱势,流动性风险的时候,高估值的公司往往弹性大而出现大幅下跌。

三、周期投资类虽然说万物皆周期,但是,在A股有一些行业是明显带有周期性的,专业玩周期的人其实也能实现很好的收益,而且还能穿越牛熊,因为有些周期行业并不受大盘的影响,或者说影响较小。

当然,还有我上面说的,万物皆周期,不管什么行业,只要价格足够低(不是说估值低),在历史对比的角度看,只要价格够低,都可以逢低买,等待周期回升。

周期反转则是更加注重左侧,在行业下行到阶段到底部时买入,上行时卖出。

当一个公司的因为行业不景气或公司有一定瑕疵的时候,股价经常会超跌,他们会努力从中寻找预期差。物极必反,如果行业出现边际好转,股价就会反弹。

这当中,选行业是最关键的,周期投资也有点像逆向投资,有点像价值投资,需要承受一定的左侧压力,对个股研究深度的要求更高。

但是,周期投资和价值不同的在于,不太注重当下公司的业绩和利润,对PE看的不重,更多的关注PB,以及周期行业反转本身的弹性,只要公司不倒闭,价格足够低,都可以买。

这一类投资,代表行业有:有色、煤炭(最近几年不明显)、养殖、油服、船舶等等。

这一类投资的弊端:周期底部时机往往不好把握,所以,左侧买入承受的时间及下跌幅度风险较大,当然也可以周期回升之后买,但是,周期的回升高度也是不确定的,如果追高,那就可能更是套牢时间更久。对行业的周期属性要有充分的了解。

四、困境反转类(ST)这一类我以前一直都认为都是老韭菜玩的,因为风险极大,但是自从我玩过一个完整的ST摘帽之后,发现玩ST的也不乏一些新股民。

玩困境反转ST的投资者,想要的是那种公司因破产重整,被重组,被借壳,大股东更换,资产注入等等带来的预期差,公司脱胎换骨之后带来的困境反转。

这种反转往往带来的是连续涨停,股价翻几倍的快感。

通常来说,玩这类股票的投资者经验丰富,深谙破产重整重组这一套逻辑,这类股票往往有庄大资金操盘,容易被大资金控制,当然一些分析能力强,或者有侧面消息提前获得的人,往往可以提前布局等待抬轿,收益可观,也更容易拿捏股价本身。

玩困境ST也有一定的时间段,比如说4月底5月初因为年报披露,会有一批新的ST出现,刚被带帽,就会连续跌停。连续跌停到一定时间之后会有一波反弹,因为风控的要求,有些股票原本有机构基金持仓的会割肉卖出,出现第二波下跌。而往往这个时候会是一个很好的买点。

而同样的,每年的10月份开始的四季度到第二年4月份的一季度,往往是玩ST风险较大的时候,因为一些可能面临退市的在这个阶段出大利空而连续跌停直到退市。

这一类投资弊端:ST本身就意味着风险,最终的风险就是退市血本无归。总之,玩ST板块的还是风险极高的,一般没时间盯盘对基本面理解不透 了解不深的还是谨慎为之。(未来严监管加快退市的情况下需要更加注意风险)。

五、题材热点炒作类这一类投资者通常都是短线交易者,讲究的是一个短平快,操作也果断。对市场热点题材相对敏感,对盘面的资金技术也相对了解。

今年更是利用各种小作文,各种自媒体平台的传播,进行人气的宣传,利用市场热点,第一时间介入,所谓先信卖给后信。

对于公司基本面的业绩利润不在乎,更看重的是公司的产品是否涉及到了炒作的题材,未来的预期怎么样,逻辑链是否完整,成交量是否配合。

典型的因政策或者技术突破带来的各种概念,如卫星通信、统一大市场、设备以旧换新、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等各种概念。

这一类投资的弊端:热点题材多数都是无实质业绩支撑的,很多都是怎么上去怎么下来,更多的是A字走势,如果操作犹豫,要么大亏止损,要么长期挂山顶。

六、趋势投资(技术指标)类趋势投资,顾民思义,趋势向好的时候介入,通常来说属于右侧交易,这类投资者总的思想就是宁可踏空之后的追高也不能套牢。

按照某一种趋势,或者说技术指标,比如说5日线、10日线或者20日线,一套运行靠谱的趋势逻辑,来作为投资依据,按照趋势上行时及时介入,而一旦跌破趋势跌破关键价位和趋势线就止损出局。

此类投资者更关注的是公司本身的股价走势趋势,可能再结合成交量的大小来进行决策,对公司基本面关注度相对较低,当然有时也结合热点和题材的炒作方向来决定。

这一类投资弊端:往往在震荡市当中非常容易反复割肉,看上去趋势起来了,结果买入,马上开始调整向下,及时止损之后,又开始往上。

七、景气度投资类景气度投资可以说是周期行业的后半段以及趋势类投资的结合体,更注重的是行业快速上行时及时介入,能使资金快速增值,也属于右侧交易类型。

行业的景气度往往和宏观经济关联度较大(周期行业其实也是),同时,国家政策针对行业性的一些措施也关系密切。

投资力求在行业上行时买入,下行时卖出,主要赚钱行业beta收益,兼顾个股alpha,他们对行业不会有明显偏好和限制,什么行业都可能买。

当然,很多人可能无法掌握个股基本面,担心黑天鹅,现在市场有很多行业性ETF基金,一揽子包含了行业头部一些公司集合体,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一类投资弊端:和我上面说的周期类和趋势类一样,震荡市中很难操作,精准把握买卖点最难,掌握不好可能就是反复割肉。

八、均衡配置类(基金和股票,不同行业之间的均衡)这类投资者总的来说,想要做一个分散投资风险,遵循巴菲特的理论,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但是,也想在市场的牛市中不错过机会,想要做到的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种配置。

一般在这类投资配置中,很多都会考虑基金,基金投资的固收+基金是具备这样的风格。

而通常这样的配置在股市资产配置中,会选择诸如大盘股+小盘股的配置;金融行业+科技成长的配置;医药+新能源的配置,或者股票和基金的配置等等,把自己的资金相对分散,力求降低总资产的波动。

总体上就是保持一种相对分散且均衡,不求赚的快,但求赚的稳是他们的投资初衷。

这一类投资的弊端:投资分散均衡,尽管可能在市场下行的时候降低了风险,但是同样的,在市场上行的时候也影响赚钱速度。

九、长期不动类这一类投资者算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这个价值既看公司的当下,又看公司的未来,相信公司的未来能持续盈利,不管是通过分红还是通过股价的上涨,一定能给自己带来收益。

往往这样的投资者拉长时间比如说3-5年,甚至10年,从历史角度看,确实A股有这样的公司,总体收益都不错。

这一类投资弊端:和稳健类一样,选股非常重要,需要对产业对个股非常了解,不单是对当下公司的价值了解,还要对未来前景的确信,也非常考验个人耐心和信心,非一般人可以模仿。

综上所述:可能很多人又是几种投资类别都包含,或者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投资方式。做纯粹的滑头,但是,很多时候切换来切换去,也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搞不好还两头被扇耳光。

而事实上交易逻辑没有好坏,只有看是否适合自己,或者说是否刚好契合当前市场的投资氛围。

通常来说,性格和交易模式关联性最大。每个投资者的性格不一样,就会有自己舒服的交易模式,任何投资方法都能赚到钱,但也都有失效的时候。

即使别人有收益最高的模式,如果你掌握不了跟不上节奏,也可能赚不到钱,只有最适合你的投资模式才能坚定持有,才能让你持续赚钱。@今日话题 #香港三大股指逆势上涨,港股走出独立行情# #黄金板块反复活跃,莱绅通灵7连板# #工业母机概念股集体高开#

更多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