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也得讲究。把油烧到微微冒烟(大概100度),浇在切好的葱花上,“滋啦”一声,葱香“轰”地就出来了。等油凉一凉,再倒进肉馅里搅,这样的油能给肉馅裹上一层“油膜”,既滋润又增香,比直接加生油香多了。
www.wanyishang. com
www.laotaotie. com
剁肉可不能偷懒。有时间的话,最好自己动手剁。先把肉切成薄片,再改刀成小块,最后慢慢剁成泥——别剁得太细,带点小颗粒感,吃着更有肉感。要是用绞肉机,别绞太久,打成有小肉粒的状态就行,绞得太细反而容易出水。绞完还得检查一下,把没绞断的筋膜挑出来,不然咬着硌牙。
搅拌方向是“隐形规则”。加完所有调料和配料后,一定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我刚开始包馄饨时,一会儿顺时针,一会儿逆时针,结果肉馅松散得根本包不住,煮的时候还破皮。后来跟着老邻居学,一直顺时针搅,肉馅越搅越黏,筷子插进去都能立住,包的时候怎么捏都不散,煮出来的馄饨个个圆鼓鼓的。
冷藏腌制是“加分项”。调好的肉馅别急着包,放冰箱冷藏1小时。低温能让调料慢慢渗进肉里,肉馅更入味;同时还能让肉馅的水分更稳定,包的时候不容易出水,煮出来的馄饨汤也更清。我试过提前一晚上调好馅,第二天早上包,肉馅香得连厨房都飘着味儿,孩子闻着味儿就爬起来了。
记得小时候,外婆总在冬天包馄饨。她蹲在小板凳上剁肉馅,“咚咚”的声音混着窗外的北风,格外热闹。她调馅时总说:“慢工出细活,肉馅调好了,馄饨才好吃。”现在我自己调馅,也总想起她的话——选肉时挑最嫩的前腿肉,泡葱姜水时特意用温水,搅拌时顺着一个方向,像在重复她的动作,也像在延续一份温暖。
有时候周末和家人一起包馄饨,孩子抢着搅肉馅,虽然手劲儿小,搅得东倒西歪,但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调馅的技巧重要,可更重要的是那份“用心”——为爱的人花点时间,把肉馅调得软嫩多汁,让每一口都带着家的温度。
现在大家都爱在家做手工馄饨,你平时调肉馅有什么小诀窍?是加马蹄增加脆感,还是放玉米粒添点甜?有没有哪次调馅失败的经历,最后怎么解决的?或者,你和谁一起包过馄饨,有什么特别的回忆?
我最近试了加虾仁和马蹄的馅,马蹄脆脆的,虾仁鲜鲜的,比纯肉馅更清爽。你下次也可以试试!要是有什么好配方,记得来评论区分享,咱们一起把馄饨馅越调越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