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五律是多少字?——解析五言律诗的字数与格律

近体诗五律是多少字?——解析五言律诗的字数与格律

一、引言:近体诗与五律的基本概念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形成于唐代,与古体诗相对,近体诗包括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和排律,其特点是讲究平仄、对仗、押韵和字数固定,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近体诗的重要体裁之一,因其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而备受推崇。

近体诗五律究竟是多少字? 五律每首共40字,由八句组成,每句五字,五律的格律要求远不止于此,其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将详细解析五律的字数、格律特点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二、五律的字数与结构

**1. 五律的基本字数五律全称为“五言律诗”,顾名思义,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八句,因此总字数为:

\[ 5 \text{字/句} \times 8 \text{句} = 40 \text{字} \]

杜甫的《春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总计40字,符合五律的基本字数要求。

**2. 五律的结构五律的结构通常分为四联:

1、首联(第1、2句):起句,奠定全诗基调,可不对仗。

2、颔联(第3、4句):须对仗,要求工整。

3、颈联(第5、6句):须对仗,可稍宽。

4、尾联(第7、8句):收束全诗,可不对仗。

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不对仗)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对仗)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对仗)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不对仗)

三、五律的格律要求

**1. 平仄规则五律的平仄安排遵循“粘对”原则,即:

对:同一联内,上下句的平仄相对(相反)。

粘: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第二字平仄相同。

五律的平仄格式主要有四种:

1、仄起首句不入韵(最常见):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仄起首句入韵:

>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首句不入韵: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平起首句入韵:

>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 押韵规则五律必须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通常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但第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例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游”押韵)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流”押韵)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楼”押韵)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舟”押韵)

**3. 对仗要求五律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即两句的词语结构、词性、意义相对,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颔联对仗)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颈联对仗)

四、五律的艺术特点与经典作品

**1. 艺术特点凝练含蓄:五律仅40字,却要表达丰富的情感或意境,因此语言必须精炼。

音律和谐:平仄交替,使诗歌朗朗上口。

意境深远:常以景抒情,如王维的山水诗。

**2. 经典五律作品1、杜甫《春望》:表现战乱中的忧国之情。

2、王维《山居秋暝》: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

3、李白《送友人》:表达离别之情。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展现壮阔的湖景。

五、五律与七律、五绝的区别

1、五律 vs. 七律:

- 五律每句5字,共40字;七律每句7字,共56字。

- 七律对仗更严格,篇幅更长,适合表达更复杂的内容。

2、五律 vs. 五绝:

- 五绝仅4句20字,不要求对仗,更短小精悍。

- 五律8句40字,必须有两联对仗,结构更严谨。

六、五律的传承与影响

五律作为近体诗的代表形式之一,自唐代成熟以来,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其40字的固定格式、严格的格律要求,使其成为检验诗人功力的重要标准,学习五律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精髓。

近体诗五律的字数是40字,由八句五言组成,但其艺术价值远不止于字数,而在于严谨的格律与深邃的意境。

更多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