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财视中国,(https://xueqiu.com/1402888998/338686774)
在利率持续下行与净值化转型深化的双重挑战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如何锻造核心竞争力、优化投资策略,成为当下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近日由财视中国举办的第十八届HED中国峰会·上海“银行理财子闭门研讨会”上,十八家理财子公司领导层及投资部门总齐聚一堂,青银理财董事长赵煊、广银理财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陈文鹏、信银理财财富管理事业部多策略及权益投资部兼固收投资条线副总经理郭旭、杭银理财研究部副总经理周宇发表主题演讲,分享行业洞察与实践经验。
青银理财董事长赵煊:投研服务赋能银行资管业务提升
▲ 青银理财董事长 赵煊
面对银行理财子当下面对的挑战,青银理财董事长赵煊发表主题演讲“投研服务赋能银行资管业务提升”。赵煊指出,在市场波动加剧、利率持续走低的环境下,理财行业负债端脆弱性凸显,客户对净值波动的敏感度显著提升,这对资管机构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投研能力已成为理财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引擎。
作为脱胎于城商行的地方性理财公司,如何找准定位,发挥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优势,成为青银理财“进阶路”上的重要问题。对此,赵煊的回答是:扎根本身优势,锻造差异化的投研能力。青银理财的实践路径聚焦三大维度:一是构建“宏观策略-行业比较-资产研究”三位一体投研体系,将研究人员内嵌至投资团队,通过“结对子”模式实现投研深度融合,积极借助外脑,与头部公募基金、券商研究所等建立深度合作,广泛汲取市场智慧。二是建立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体系,强调宏观研判与灵活战术调整相结合。实践验证了其投研体系的有效性:在2024年9月债市波动及2025年初市场调整期间,公司基于研究,成功规避了净值回撤,实现优于行业平均的收益表现。三是拓展多元化产品布局,推出碳中和、蓝色金融等主题特色产品,并通过精准分层策略优化代销渠道结构,使长期限产品占比提升,增强负债端稳定性。
展望未来,赵煊强调,银行理财必须学会拥抱市场波动,在合规前提下探索为客户实现收益的新路径。为此,青银理财正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加大AI在投研中的应用投入;深化跨界合作,持续向头部机构学习;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客户理性认识风险收益关系。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市场中,唯有持续锻造坚实可靠的投研内核,银行理财才能行稳致远,真正以专业能力服务客户、创造价值。
广银理财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陈文鹏:理财净值化转型过程中投资策略的变化
▲ 广银理财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 陈文鹏
广银理财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陈文鹏深入剖析了“理财净值化转型过程中投资策略的变化”。陈文鹏表示,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投资操作需向精细化转型:在配置仓位上强化择时管理,在交易仓位上注重波段操作,同时通过多资产配置平衡风险收益。
回顾市场演变,陈文鹏表示,近年债券市场每次调整均构成战略配置窗口,但策略重心随阶段动态变化。2018-2019年贸易战主导市场,2020-2022年疫情期间经济波动与政策应对成为核心变量,而2022年后经济修复节奏与结构转型成为关键因素。他特别强调,2022年底债市调整与理财赎回潮后,市场调整提供了上车机会,但具体策略需持续优化。例如,信用利差较高和地方政府化债带动下,2023年信用债票息策略最优,而2024年长久期利率债策略占据优势,今年低收益起点下短久期策略+波段策略成主导。
面对低利率环境与净值化转型双重压力,银行理财投资策略正在向两个维度深化发展:一方面,固收投资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在配置端需要更精准的择券与择时能力,在交易端则要强化波段操作与波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看好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以权益为主的多资产配置迎来发展契机,横向比较各类资产性价比成为必然选择。陈文鹏强调,转型过程中,客户陪伴与预期管理已成为投资端的重要职责,通过主动引导投资者把握配置时点,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申赎的稳定性。展望后市,陈文鹏认为,理财投资在强化固收投资的基础上,逐步呈现双轨并行格局:固收领域通过精细化管理继续提供稳定收益,多资产配置则通过把握股债金等大类资产的轮动机会。这种转变要求投资团队既要深耕传统固收领域,又要建立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信银理财财富管理事业部多策略及权益投资部兼固收投资条线副总经理郭旭: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投资的攻守之道
▲ 信银理财财富管理事业部多策略及权益投资部兼固收投资条线副总经理 郭旭
信银理财财富管理事业部多策略及权益投资部兼固收投资条线副总经理郭旭在发言中深入剖析了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的投资转型路径。郭旭表示,在利率持续走低的市场环境中,银行理财需突破传统单一固收框架,将多资产多策略提升至战略高度。当前全行业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普遍偏低,与监管导向的“理财资金入市”要求仍然存在差距。信银理财正构建多资产多策略投资体系,以固收资产为基石,深研红利策略、指数化ETF、可转债、商品等细分策略,构建体系框架完备的组合投资模式。
郭旭强调,应对低利率环境的核心在于打破对单一资产模式的依赖。在固收领域,除传统信用债外,丰富利率债、永续债交易策略,结合存款、非标等稳定性资产构建固收多策略。非固收领域,关注转债、权益、黄金等,并深度研发细分策略以匹配宏观经济周期与市场特征。
加强投资顾问体系建设成为应对净值波动的关键软实力。信银理财一方面构建标识清晰的产品图谱,精准匹配不同风险偏好客群;二是建立全生命周期陪伴机制,从产品创设到清盘阶段持续输出市场解读与策略报告;三是深化数字赋能,努力实现全流程数智化。郭旭认为,低利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银行理财的攻守之道在于平衡,在守牢固收投资的基础上,通过多资产多策略配置拓展能力边界,并以科技驱动服务升级,最终实现“攻守兼备”的稳健发展。
杭银理财研究部副总经理周宇:资产配置视角——银行理财权益投资破局的探索
▲ 杭银理财研究部副总经理 周宇
杭银理财研究部副总经理周宇在发言中系统阐述了银行理财权益投资的破局之道。周宇表示,银行理财需立足宏观经济新格局与政策红利期,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叠加监管层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东风,为银行理财拓展权益投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周宇表示,银行理财作为带着“绝对收益”目标的资金进入权益市场,与拥有三十多年积淀、具备鲜明相对收益优势的公募基金相比,并不具备优势。银行理财的破局之道在于立足自身特色,坚守稳健低波本色,避免相对收益比拼,将权益投资融入大类资产配置框架。具体实践中,需构建双层资产配置体系:在产品端,通过股债混合、商品衍生品等多元资产组合平滑波动,近年来兴起的“固收+”产品正是这一策略的体现,业绩与规模增长显著,已成为今年理财业务发展的重点和规模增长的关键。在财富管理端则需建立完整产品货架,匹配不同风险偏好客户需求。这要求银行理财在提供稳健产品的同时,保证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产品的供给能力,而权益投资正是构建多元化产品线不可或缺的一环。
针对投研能力建设,杭银理财采取“双轮驱动”策略:一是自下而上的阿尔法挖掘,依托权益投资部专业团队,通过基本面分析构建红利、科技、价值等多策略产品线;二是自上而下的贝塔配置,由策略配置部主导,运用量化模型输出全球资产配置方案,以指数化工具实现跨市场布局。这种投研体系历经四年磨合,已形成投研、产品、渠道协同互信的良性局面。
展望未来,周宇表示,银行理财需拓展前瞻视野,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开展多元化资产配置,降低资产间相关性,持续探索策略创新与风控优化,最终实现跨越周期的绝对收益目标。“以资产配置为锚,以投研能力为桨”,银行理财同业携手,推动银行理财权益投资成功破局。
本次闭门会上,嘉宾们深刻洞察了银行理财行业在投研能力建设、净值化转型深化、低利率环境应对及权益投资破局等核心领域的挑战与机遇,为银行理财子公司行稳致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供了战略指引。从投研体系重构到多资产配置实践,从固收领域精耕到权益市场开拓,嘉宾们的真知灼见为同业破解行业痛点提供了破局之道,助力行业在净值化浪潮中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航道。